好書讀后感—大山里閃閃發光青春
大山里閃閃發光的青春 大山里的貧窮,沒有老師愿意長期在那種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教書。即使那里山清水秀,綠樹成蔭,沒有城市中PM2.5的空氣。這部影片一開頭就讓我明白了這是關于志愿者去山區支教的故事。
山區的艱苦從未停止過。在去往山區的第一天,老天爺很不給面子。嘩嘩啦的大雨淋濕了大山,也讓兩位支教老師淋成了落湯雞,即使下著傾盆大雨,但依舊沒有澆滅孩子們對老師的熱情歡迎。他們冒著雨站成一排熱烈的鼓掌,露出發自內心最真誠的笑臉。
整部影片讓我影響最深的是“校長媽媽”和山娃子。
“校長媽媽”叫她的學生“娃娃”,這是多么質樸,多么有愛的名稱啊。她把她的那些“娃娃”當成自己的親生孩子來對待,她愛她的“娃娃”,她愛她的學校,她愛這些在大山懷抱里的孩子。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大山,她用她的善良、樸實,在大山里教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她希望知識能改變大山里孩子的命運,她希望孩子們可以飛得更高、更遠。為什么“校長媽媽”生病了也不愿去醫院看病呢,是她不愿意去嗎?不,不是的,她希望她用來治病的錢用在建設學校上。
不得不說,山娃子比我們懂事得多。他知道“校長媽媽”身體不好,他自己一個人打著手電筒,在田里抓石蚌來給“校長媽媽”補充營養。他知道“校長媽媽”生病,不能吹風受涼,于是,他把他的作業本全撕了用來貼漏風的窗子和破洞。他寧愿讓老師和“校長媽媽”誤會自己沒寫作業,也不愿告訴“校長媽媽”實情,直到有一次他犯了錯誤被“校長媽媽”打時,他才說出了真相:他的作業竟全部密密麻麻的寫在石頭上。
看到這里我不由的想到了我們,我們的父母不求我們是多么的孝順、懂事,只求我們好好學習。只要我們認真學習即使撕掉本子,他們也會再給我們買十個。山娃子的孝順、懂事、愛學習是我們遠遠比不上的。
山區的艱苦不僅在于孩子們沒有良好的學校環境,落后的醫療技術,還在于平時的飲食。他們每日的油水就那么一點兒,他們連最起碼的營養都不能夠保證,但在他們送給封老師的飯菜下面竟藏了滿滿的肉,要知道,肉對于他們來說沒有那么容易吃到,但他們卻慷慨大方的將肉送給封老師吃的這個畫面讓我深深的感動了。
無私奉獻的“校長媽媽”,懂事孝順的山娃子,淳樸善良的孩子們,他們的青春比我們的青春更加精彩,更加閃閃發光。
我們有良好的學校環境,豐富的課程,先進的醫療設施,在種種優勢下,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學習,不奮發向上,讓自己的青春閃閃發光。
在大山的懷抱里,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讓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前來支教,讓社會各行各業的人們幫助他們。我希望,將來長大也可以去山區支教,把溫暖帶去給更多的人。
相關推薦:
- [述職報告] 《寫作力》讀后感
- [述職報告] 《玫瑰與教育》讀后感
- [述職報告]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綱要》讀后感2篇
- [述職報告] 雷雨讀后感
- [述職報告] 平凡世界讀后感
- [述職報告] 《擺渡人》讀后感心得體會
- [述職報告] 《最后一片葉子》讀后感_1
- [述職報告] 《平凡世界》讀后感
- [述職報告] 《孩子你慢慢來》讀后感材料
- [述職報告] 讓友情之花盡情綻放——《夏洛網》讀后感
- [述職報告] 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