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讀后感—刀境,心境也
刀境,心境也 刀境,外修于心境的鋒利敏感;
心境,內修于刀境的沉著穩重。其實,刀境就是一種心境的表達。當浪漫瀟灑的青春時光從指間悄然劃過,當青春、生活雙刀對削,我們也慢慢理解了生活的意義,不斷學會了成長。
席慕蓉曾說:“含著淚,我一讀再讀,卻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歲月無聲,雁過無痕,青春隨手翻過。我們或因青春的精彩而歡喜,或因青春的逝去而心傷,傾瀉的情感卻從未得形,但凡經歷過的人都知道,青春有著那朝氣蓬勃的青色之甜,有著那沉郁頓挫的青澀之苦。
青春是一把無形刻刀,把意氣風發的拼搏刻為繞指的嘆息。杜工部少時有著那“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抱負,終成“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優國痛;
李太白少時有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理想,淬成“抽到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凄涼嘆。但詩人依舊用生活之刀對削,盡管生活不如意,卻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深財富。
呂樂曾言:“哪天過去多久了,哪天的雨淋在頭上,好像還沒有被風吹干,我就已經死了。”當青春之刀黯淡了色澤,生活之刀缺少了光澤,難道我們只能獨自傷悲?事實并非如此,當青春與我們擦肩而過,留下的是那疾于勁風的意氣,是那輝煌綻放的精彩;
沉淀了,或許是那“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的悲涼。或許,我們改變心態,一切都會變得美好。
大師豐子愷曾言:“你若愛,生活哪里都有愛;
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
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不是生活選擇了你,而是你選擇了生活。”縷縷青絲的大師亦能活出青春,鶴發亦能童顏,我們又何嘗不能將青春換回,來一場如詩的夢,如癡的醉。
遠樹凝寂,像墨潑的山形,襯出青柔暝色。徐志摩,揮別倫敦業已多年,依舊青春,依舊創作,依舊輝煌,青春之刀卷刃又如何,亦可執著地生活。
古老地壇上那孤獨的背彩,是史鐵生面對青春苦難的沉思。癱瘓的身軀,卻寄予著永不沉淪的夢。不為埋葬的青春而悲,而為陽光的生活而喜。此刻,他是山頂上吟賞煙霞的詩人,是地壇上屹立不倒的戰士,我們學習的榜樣! 一切只不過是在心靈的牢籠中自我抗爭,處刀境,亦處心境,平靜乃容,自在執著。
相關推薦:
- [述職報告] 《寫作力》讀后感
- [述職報告] 《玫瑰與教育》讀后感
- [述職報告]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綱要》讀后感2篇
- [述職報告] 雷雨讀后感
- [述職報告] 平凡世界讀后感
- [述職報告] 《擺渡人》讀后感心得體會
- [述職報告] 《最后一片葉子》讀后感_1
- [述職報告] 《平凡世界》讀后感
- [述職報告] 《孩子你慢慢來》讀后感材料
- [述職報告] 讓友情之花盡情綻放——《夏洛網》讀后感
- [述職報告] 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