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3計算經過時間|冀教版
1.3 計算經過時間 一、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6、7頁。
二、教材分析:
這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秒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學習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可以加深對時間單位實際大小的認識,培養時間觀念。教材先通過例1及“做一做”第1題,教學時間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由于學生還未學習兩位數的乘除法計算,所以只出現數目較小的,能夠用加法計算的把較大單位變換成較小單位的換算。例1中求2時等于多少分,由1時=60分,就可以推導出2時等于多少分了。例2編排的是學生早晨上學的情境,圖上提供下列信息:7:30離家,7:45到校,要求算出: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在具體的計算方法上,教材提供了多種思路,有從鐘面數格的,也有列算式的,體現了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三、學生分析: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能力。
四、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自主嘗試計算不在一天內經過時間的過程。
2.會用自己的方法計算不在一天內完成某件事情的時間。
3.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情感,以及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樹立為國家做貢獻的志向。
五、教學重點: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加深學生對24時計時法的認識。? 六、教學難點:理解計算經過時間方法的原理。
七、教學方案:
教學環節 教學互動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 1. 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給學生充分的交流時間。
師:自古以來,人類就有飛出地球,探知太空奧秘,開發宇宙資源的愿望。近幾年我國航天事業有了飛速的發展,老師這里準備了一段神州七號成功發射的資料片。下面請大家先來看一看。
(觀看視頻)
師:課前,同學們也收集了“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的資料,誰來給大家說一說你了解到的情況。
學生可能會說:
● “神舟七號”,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器,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
●在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4秒988毫秒由長征2F火箭發射升空。
●神七上載有三名宇航員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 劉伯明和景海鵬。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第三個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
●飛船于北京時間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于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
●神七載人飛船重達12噸。長征2F運載火箭和逃逸塔組合體整體高達58.3米。
如果學生交流的資料中說到了發射升空和安全返回的時間,教師就勢將其板書到黑板上。如果沒有,教師談話。
在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以及觀看神舟七號成功發射和安全返回的資料片的過程中,使學生初步感受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激發起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情感。也為下面計算經過的時間提供素材。
二、自主探索 1、提出計算“神舟”七號飛船圍繞地球飛行了多長時間”的問題,先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方法,之后再獨立試算。
師:同學們對“神舟”七號升空和降落的情況有了詳細的了解, 神州七號航天飛船2008年9月25日21:1 0發射升空——2008年9月28日17:37安全返回。請同學們試著算一算“神舟”七號繞地球飛行了多長時間呢? 教師寫出發射、返回的時間。
師:誰來說一說你想怎么計算神七飛行的時間? 生:可以先算出每天飛行的時間,再相加。
生:先算整天的,分段算 。
師:好大家先自己試著算一算,寫出算的過程和結果。
學生試算,教師巡視。
給學生創造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自主計算經過時間的機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2、交流計算的方法和結果,要給學生充分的交流不同算法的機會,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算法。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是怎樣算的?結果是什么? 生1:我先分別算出每天飛行的時間,再相加。
25日:21:20——24:00是2小時50分 26日:24小時 27日:24小時 28日17小時37分 合計:68小時27分 生2:我是分段算的。
25日21:10——27日21:10是2天 27日21:10——24:00是2小時50分 28日:17小時37分 合計:2天20小時27分 生3:25日21:10——28日21:10是3天,3天是72小時。
28日17:37分—:28日21:10是3小時33分 72小時-3小時33分=68小時27分 如果學生有其他算法,只要合理就給予肯定。
通過個性化算法的交流,展示自主學習的成果,體驗成功的快樂和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三、嘗試練習 1.練一練第1題,先讓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再獨立完成。
師:剛才,我們計算了“神舟”七號繞地球飛行的時間,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計算經過時間的問題。請大家默讀練一練第一題,自己獨立完成。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算的?怎么想的? 生1:第一天下午5時到晚上12時,是7小時;
第二天用7小時25分,合起來路上用了14小時25分。
生2:第一天下午5時到第二天早晨5時,路上用了12小時;
從早晨5時到早7時25分,路上用了2小時25分;
合計:14小時25分。
考查學生能否解決計算經過時間的問題。
2.練一練第2題,先幫助學生讀懂列車時刻表,再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解答。可以采取一人提出問題,全班解答的方式,也可以先自己提出問題,并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師:請同學們觀察教材上第6頁的第2題,認真讀題,說說你從題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T1次列車從北京出發,途經鄭州、武昌、岳陽,終點是長沙。
生:火車從北京出發的時間是15:55.到達長沙的時間是第二天7:21. 生:題中還告訴我們到達每一個站的到站時間和發車時間。如到達鄭州的時刻是22:38,發車的時刻是22:49…… 師:看來同學們已讀懂了列車時刻表。那你能根據題目中的這些信息,自己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嗎?試一試! 學生可能會提出許多問題,如:
●火車在鄭州停留了多長時間? ●火車從北京到長沙路上用了多長時間? ●火車從北京到鄭州用了多長時間? ●火車從北京到武昌路上用了多長時間? ●火車從北京到岳陽路上用了多長時間? …… 給學生提供用自己的方法計算經過的時間的機會。充分利用列車時刻表中的信息,自己提問題并解答,既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又在解決問題中進一步幫助學生掌握了計算經過時間的方法。
四、兔博士網站 1.教師介紹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情況,讓學生了解從神州一號到神州九號的發展歷程。
師:自古以來,人類就有飛出地球、探知太空奧秘、開發宇宙資源的愿望。中國航天發展有幾大里程碑:
(1)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是聰明的中國人——明朝的萬戶。他是傳說中中國明朝的一個官吏,他把47個自制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他最先開始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后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他的行為卻鼓舞和震撼了人們的內心。促使人們更努力的去鉆研。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曾將月球表面的一個隕石坑命名為萬戶。
(2)東方紅一號——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1970 年4月27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 號”成功升空!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第二個里程碑。
(3)載人航天 2003 年10 月15 日,我國神州五號載人飛船升空,表明我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
(4)2012年6月16日,神州九號航天飛船成功完成了與“天宮一號”的安全對接。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偉大成就。
神州飛船從神州一號到現在的神舟九號,再次說明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這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我們相信中國未來的航天事業會更好。老師希望我們班的同學們,將來也有人成為我國航天事業的建設者。
使同學們受到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教育,感受到我們祖國的偉大,切身體會作為一個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
2.讓學生讀一讀“神州”一號到“神州”九號飛船的發射時刻、返回時刻、飛行時間和載人情況,分組計算神州二號到神舟九號飛船的飛行時間,看看自己計算的結果與表中填的數字是否一致。
師:請大家看書中的統計表,記錄的是“神州”航天飛船成功發射和飛行的時間。剛才我們計算了神州七號繞地球飛行的時間。下面,我們分小組計算一下其他航天飛船的飛行時間,看一看和表中填的結果是否一致。注意寫清計算的過程和結果。
教師把全班分成四組,每組算2個,最后全班匯報交流。
相關推薦:
- [述職報告] 統編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學情調研檢測試卷【參考答案】
- [述職報告]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第3課,,會動線條,▏人美版,(21)
- [述職報告]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第3課,,會動線條,▏人美版,(4)
- [述職報告]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第3課,,會動線條,▏人美版,(22)
- [述職報告]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第3課,,會動線條,▏人美版,(5)
- [述職報告]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第3課,,會動線條,▏人美版,(8)
- [述職報告]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第3課,,會動線條,▏人美版,(18)
- [述職報告]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第3課,,會動線條,▏人美版,(16)
- [述職報告]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第3課,,會動線條,▏人美版,(26)
- [述職報告]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第3課,,會動線條,▏人美版,(13)
- [述職報告] 時間管理
- [述職報告] 計算機軟件個人簡歷
- [述職報告] 初中物理,中考電學計算專題-電路動態分析與計算復習加強(一)
- [述職報告] 初中物理,中考電學計算專題-電路動態分析與計算復習加強(二)
- [述職報告] 計算機網絡實驗報告
- [述職報告] 2020計算機專業畢業實習報告匯總參考范文
- [述職報告] 常用鋰電參數與計算公式
- [述職報告] 計算
- [述職報告] 計算機專業調研報告
- [述職報告] 計算機網絡試題庫
- [述職報告] 2020計算機專業頂崗實習報告「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