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讀后感—此“童年”非彼“童年”
此“童年”非彼“童年” 說實話,暑期讀了很多書,但最讓我難以忘懷的還是高爾基的《童年》,與羅大佑演唱的歌曲《童年》不同,這部《童年》讓我體會到淡淡的悲哀。
“我們的生活是非常奇妙的。在我們的生活中,雖然有滋生各種無恥的敗類的肥沃的土壤,但這種土壤終究會生長出卓越的、健康而且富有創造性的力量,生長出善良和人道的東西,它們不斷激發我們建設光明的人道的新生活的不滅的希望。”這段話讓我感觸頗深。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童年》這本書,那么再贅述內容大概便顯得有些無趣了。
我的《童年》是美好的,亦是健康的。沒有俄國那年代丑陋的社會現實,也沒有悲慘的不幸的遭遇。讀到阿廖沙顧不得外祖父的禁令,偷溜出去時,我的心有些酸。在這個壓力山大但同樣讓人十分幸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這一代真的十分幸運。難道《童年》只是為了讓我們了解到阿廖沙不幸的童年生活么? 不是的,至少他還有外婆,還有對自由和生命的渴望。
我覺得,通過阿廖沙,我看到了被我們糟踐著的父母的疼愛。我們叛逆的性格,幼稚的行為常常會傷害到父母,但讀了《童年》,我時常會反問自己,若是我出生在那個年代,會怎么樣? 這樣一想,我就會對自己產生厭惡,因為我一次次地拒絕父母的愛,讓上天的恩賜湮沒在埋怨的長河中。我所丟棄的,是阿廖沙渴求不來的至寶。
《童年》讓我意識到,我要變得成熟,學會成長,不能一味地索取父母的愛卻不做任何回報。
別等到失去才學會后悔,別等到后悔才學會改過,別等到改過才學會自省。
在這篇讀后感中,我很想和母親對對話,即使她永遠無法看到這被埋沒的電子稿。
“五指山,謝謝你。你的臉是那么蒼老,每次我惹你生氣時,你總會伸出像惡魔一般的五指山伸向我,但是,我卻沒感受到幾次痛。高中生活無疑是煎熬而又具有挑戰性的,你為我準備行李,為我在兩個城市中不停奔波,為我刻意忽視了偏頭痛,為我突發奇想的一個晚上九點多的電話而整夜無眠……” “阿廖沙有他的外婆,而我,有著比他外婆更好更好的你。我從未對你表達過愛意和感激,因為我沒勇氣,是個膽小鬼。我也是個淘氣包,經常惹您哭笑不得。” “現在,才過了一個月,可這沒有你的一個月真的,好漫長。” 我的土地上生長出了善良和人道的東西,它們不斷激發我的希望,未來的路會十分荊棘,希望我能不斷成長,守護你折腰的山脈。
相關推薦:
- [述職報告] 口語交際:走進他們童年歲月
- [述職報告] 《童年記憶》——談我畢業創作
- [述職報告] 《寫作力》讀后感
- [述職報告] 《玫瑰與教育》讀后感
- [述職報告]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綱要》讀后感2篇
- [述職報告] 雷雨讀后感
- [述職報告] 平凡世界讀后感
- [述職報告] 《擺渡人》讀后感心得體會
- [述職報告] 《最后一片葉子》讀后感_1
- [述職報告] 《平凡世界》讀后感
- [述職報告] 《孩子你慢慢來》讀后感材料
- [述職報告] 讓友情之花盡情綻放——《夏洛網》讀后感
- [述職報告] 好書